跳转到主要内容

在过去的10多年里,中国企业开始活跃于海外直接投资领域。但是,几乎与他们在全球扩张的步伐相同步,一些国家也日益表现出对这些野心勃勃的外来者的恐 惧。中国企业现在对外投资变得非常困难,实际过程也远比看上去复杂,取决于公司所在的产业、环境等,最难的地方在于,它总是牵涉到了人文因素。

作者:Dominique Jolly(法国SKEMA商学院教授,中欧国际商学院客座教授)


宏观图景

改革开放几十年后,中国企业开始纷纷进行海外直接投资。其投资足迹已也从早期偏重港澳台地区,扩展到全球:美国、欧洲的英、法、德,亚洲的印度、韩国和日 本,以及广阔的非洲和拉丁美洲等。最初,中国企业的目标是获取海外的自然资源,但近来情况有所改变,进入新市场和获取新技术已经变得愈发重要。

例如,华为公司最近在法国投资新建了一个数学研究中心;而来自上海的复兴集团也收购了一家名为“地中海俱乐部”的法国企业。

沿着时间线观察和对比外企在华投资和华企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,会得到非常有趣的发现。(见表1)我们看到,从1978年邓小平提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到 1990年,外企在中国的投资活动非常少,很少有外国企业有足够胆量进入这个市场。但从1990年开始,外商直接对华投资出现了大幅增长,投资者主要来自 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美国等。今天,外商在华年平均直接投资额已达1000亿美元。


表1:外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,1998-2006来源:CNUCED,http://www.unctad.org

更重要的是,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情形又是如何?(见表2)在2000年这年,偌大的中国,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只有区区70亿美元,简直可以忽略不计。但 是从2004年开始,事情发生了变化,中国企业开始真正出现在全球的视野中。自此,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,终于在2014,中国企业海外投 资第一次超过外企在华投资。这个事件太重要了:流出中国的资金超过了流入中国的资金。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,开启了全新的历史。

表2: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,2000-2012 来源:MOFCOM

期间,中国企业对一些国际企业的收购常常变成全球各大媒体头条。包括联想收购够IBM的个人电脑业务(2005)、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(2010)、双汇 收购美国的老牌食品企业史密斯菲尔德(2013)等。在双汇-史密斯菲尔德一案中,收购金额高达46亿美元,是相当巨大的投资。就在去年,中国安邦保险集 团收购了美国的华尔道夫酒店。这是一栋非常漂亮的建筑物,是纽约市历史性建筑。安邦花了20亿美元买下这栋建筑,手笔之大令人惊叹。

当然,对于中国企业来说,并不是每一桩海外收购都有完美结局。相反,失败案例也比比皆是。中海油公司在2005年试图收购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联合石油公司因 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(CFIUS)的强烈抵制而不成(2005);紧随其后,华为也在收购3Com公司上折戟(2007)。
表3: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情况,2005-2014

法国的情况非常有趣。被收购企业的经营范围各异,收购金额也有很大区别。其中一些规模较小的交易如贝乐峰酒庄、拉图拉甘酒庄,这两个都是法国著名的传统葡 萄酒庄,现在却已易主。有趣的是,中国富人买酒庄并非为了投资,而主要是为了喝酒、款待朋友,所以,这种收购并非纯粹的商业行为。收购金额也很 小,3000-5000万欧元左右。但是现在有很多法国人开始担忧,“我们的红酒都被中国人买走了!”这种想法其实很可笑,在波尔多大区就有7000多个 酒庄,被中国人收购的仅仅是其中的50家而已。这样想的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,他们没有注意到还有交易金额高达20亿欧元的收购—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对法国 苏伊士燃气集团的投资。

在德国,比较知名的案例是潍柴收购叉车巨头凯奥集团,投资总额7.38亿欧元,2013年;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混凝土输送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,作价3.24亿欧元(2014)。甚至在瑞士这个人口规模仅与上海浦东新区相当的国家,中国公司直接投资也很常见。

中国企业真的那么可怕?

如果总结一下我们所观察到的,首先,中国从小额收购起步,慢慢地扩展到一些中大型企业如沃尔沃、普茨迈斯特。接下来,用不了多久,中国会将目标锁定那些大型企业集团。中国人会毫不犹豫地在欧洲其他国家攻城略地。

2012年,欧盟区所接收的中国企业直接投资占到该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2.6%,但今天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5%,所以,中国企业投资所占比 例继续增长到欧盟整体外企资金流入的15%也不是没有可能。很显然,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才刚刚开始。未来,投资和并购行为将越来越多,越来越频繁。

问题是,我们(外国)该不该恐惧中国人?为此,我们针对德国人做了一个问卷调查。“如果过一家德国企业被×国企业收购,你的态度是?”我们看到,收购方如 果是法国企业,那么有15%多的德国人表示 “非常支持”,有10%左右的德国人选择非常支持“美国企业”,而只有8%的人表示非常欢迎中国企业。

再看“非常反对”这一项,只有8%的德国人认为来自法国的收购是不利的。同样态度针对美国的是11%。中国又怎样呢?22%!调查根据样本,德国人对中国 人感到很恐惧。当我们进一步询问德国人, “中国企业的收购会导致什么可能的影响?”,答案实在太糟糕了,德国人认为如果自己的企业被中国企业收购不仅会影响到工作时间、环境,而且会影响到收入, 一些人视中国企业为洪水猛兽,会将自己关进工作的笼子, “就业安全”就此被剥夺。

可是,他们真的需要这么害怕吗?我觉得根本没必要。

实际上,外商直接投资能为本国带来很多利益。对于被收购企业来说,收购带来了资金,促进了投资,这是其一;第二,帮助产品进入中国市场;第三,产生“规模效应”或“共生效应”。

从宏观层面来看,华企直接投资,如果经营良好,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,还会产生对本国其他企业的利益溢出:垂直产业链上,增加上下游采购,为供应商和客户企 业创造更多商业利益;横向来看,激活竞争,加速人才流动。本国企业能够从中国企业身上学到新的文化与技能,到中国工作的机会也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市 场,更好地参与其中。这种拥有国际化视野与经验的人才十分受企业欢迎。通过这种方式,整个经济体能够保持活跃,这点至关重要。

所以,我们不应该对外商投资心怀恐惧,而是应该主动将中国企业引入,为其提供更多途径,帮助化解人们对中国企业的抵触情绪。

两种对外直接投资类型

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,从经营类型上来看主要有两种。第一种我称之为“资源寻找者”,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得以维持需要持续投入能源和矿产(铁、铜等)。但在中 国,这些资源并不充裕。所以,很多企业海外投资的目的地都是资源丰富的地区,例如澳洲、非洲、南美洲和加拿大。实际上,这种类型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,很大 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国家战略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合同金额巨大,一签就是几十年。一个矿山够开发二十年之久,盈利是巨大的,这就意味着体量巨大的合同。

二种类型是“市场和技术寻找者”。本质上是业务的水平拓展,指中国企业去其他国家经营相同的业务。就目前而言,更多是私人企业和小型并购。与第一种区别明 显。最典型的例子是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收购。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曾说“我们收购和发展沃尔沃,然后对中国政府讲你们不要再采购奥迪了,去买沃尔沃,因为它现 在已归中国人了。”这句话体现了吉利同时也是沃尔沃的意图:获取更大的中国市场份额。所以收购对沃尔沃是件大好事。它被吉利收购后,得以在中国开设两家新 工厂,一家组装厂和一家发动机厂。

另一个例子是三一重工收购德国的普茨迈斯特。位于湖南长沙的三一重工是一个70,000人规模的企业,有7000人从事研发,拥有5000多项专利,在这 个领域拥有这么多专利还是很罕见的,因为它不是半导体或药学工程这样的科技密集型产业,而是工程车辆、建筑机械、公共设施工程,是相对低端的科技行业。三 一重工在这些低端产业拥有大量创新,并把目光投向了德国的先进技术。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是中国企业在德国最大的一桩收购,涉及到3000人的就业,所 以对普茨迈斯特来说,这场收购也是一件好事。

上海的光明食品收购了英国早餐麦片生产商维他麦(Weetabix)、以色列乳品企业特鲁瓦(Tnuva)和澳大利亚的Manassen。为什么光明要收 购这些企业?不同的商业领域,经营规则十分不同。在制药行业核心是研发;在食品行业则是品牌。当你去超市购买食品,你关注的是商标和品牌。所以光明收购维 他麦,因为它很出名,收购是获取品牌形象,从而在英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。收购特鲁瓦也是相同的道理,它是在以色列排名第二的品牌。我们之前提到的史密斯菲 尔德也是非常知名的品牌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中国人对本土食品品牌不是很信任。食品企业希望通过买下一个声誉良好的外国企业,来转变自身的形象。甚至在收购后完全放弃之前的中国品牌,来个改头换面。

最后一点是寻求品牌和市场多元化,中国南京的三胞集团刚刚收购了英国的福来莎百货,这样,三胞集团旗下就多了一个英国品牌,在英国市场上拥有了连锁店面,从而开辟出一个新的市场。

最后,我想强调的一点是,中国企业现在对外投资变得非常困难。比如在法国,工会这一关就很难过。法国的工会组织很强大,雇主稍有不慎,工人就会罢工。中国 企业到法国投资,必须正视这个现实。法国的劳工法案长达2000页,你必须熟读;税收政策也同样复杂。最好的方式是聘请当地的咨询顾问,可以节省大量时 间。再比如,由谁来做合资或新公司的主管?如果你想撤掉原来的法国人换上中国人,或者安排一中一法两个经理,可要谨慎了。这件事情远比看上去复杂,取决于 公司所在的产业、环境等,最重要是,它牵涉到了人文因素。

你需要另想办法。这其实就是政治。但我们必须发展,这是最重要的。世界市场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。这些中国企业必须和本土企业融合在一起,为共同发展提供更多机会。

(李语心、应松晟/译。) 转载于网络